復旦大學研究生學術需求與活動參與度調查
親愛的同學,你好!我們是復旦研究生會,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滿足同學們的學術需求,以及評估和改進我們組織的各類學術活動,我們特別設計了這份問卷。請你花費幾分鐘時間,真實、完整地填寫以下問題。你的回答將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并且我們將保證你的個人信息和回答內容的保密性。感謝你的參與和支持!
1. 請填寫你所在的年級(如2021級)
2. 請填寫你的培養階段
科學型碩士
專業型碩士
直博生
博士
3. 請問是全日制還是在職?
全日制
在職
4. 請問是否定向培養?
定向
非定向
5. 你所在的院系是
請選擇
6. 你的性別是
男
女
7. 可能意向的發展方向(可多選)
派遣(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
合同就業(不簽訂三方協議)
升學
出國(境)
靈活就業
國家地方項目(含到村任職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
其他
第一部分:學術活動需求調查
8. 請對不同類型的學術活動需求程度進行選擇
非常需要
比較需要
一般
比較不需要
非常不需要
學術交流類(如學術沙龍、科研匯報、學術競賽等)
學術技能類(如專業課輔導、編程能力培訓、科學軟件培訓、論文寫作技巧培訓等)
學術講座(包括但不限于各院系、校級各專題講座及研討會)
9. 你對學術科研類培養的具體需求程度
非常需要
比較需要
一般
比較不需要
非常不需要
科研能力的提升
最新科研動態咨詢的獲取
科研視野的拓展
學術網絡人脈的搭建
學術榜樣故事的分享
學術興趣的培養
10. 你在學術科研領域具體的需求有哪些(可在選項后填空進行具體說明)
科研能力的提升
最新科研動態咨詢的獲取
科研視野的拓展
學術網絡人脈的搭建
學術榜樣故事分享
學術興趣培養
其他
11. 如果舉辦有關于學術科研、生涯規劃等方面的分享會,你想要了解到什么
如何進行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
如何進行生涯規劃
如何快速上手科研
如何進行學術演講
如何進行學術項目選題
12. 除去上一題提到的各類主題外,你還有哪些關于學術活動方面的需求
第二部分:已有部分活動測評
13. 請評估你對我們組織的各類學術活動的參與及了解程度程度
經常參與
偶爾參與
很少參與
從未參與
從未聽說
“學術之星”評選活動
“博士生論壇/博士生工作坊”
“旦博卿云匯”
“假期學術打卡”
“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活動
14. 你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到這些活動的
研團研會公眾號(復小研)
院系公眾號
同學推薦
線下海報
其他
15. 你覺得這些活動宣傳是否充分:
是
否
16. 你希望增加哪些活動的宣傳渠道
17. 如果你參與過以上活動,請對該活動的價值賦分
“學術之星”
0
10
“博士生論壇/博士生工作坊”
0
10
“旦博卿云匯”
0
10
“假期學術打卡”
0
10
“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
0
10
18. 這些活動是否符合你自己的期待和需求
是
否
19. 對這些活動有什么意見或建議,希望增加或減少哪些內容或形式
第三部分:活動需求調查
20. 請對影響你參與學術科研類活動的影響因素進行排序
參與便利度
活動規模
主題覆蓋面
專業相關度
是否為前沿課題
嘉賓影響力
其他
21. 對創新型學術活動主題類的建議需求
22. 對創新型學術活動類型及時間的建議需求(請挑選題干中更偏好的方式進行填空)
線上/線下
大型/中型/小型
正式/隨意交流
單向分享/雙向互動
競賽/評選/其他
有獎勵/無獎勵
高頻率/低頻率
工作日/周末
白天/晚上
第四部分:對科研創新的理解
23. 你如何理解科研創新
在立項、論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數據處理、現象分析、設備組合、項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動中所表現出與前人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謀篇布局研究領域的關鍵核心領域,力爭取得前所未有的學術成果
在解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和社會問題中引領學術前沿
深刻理解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敢為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
其他
24. 對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進行打分
不滿意(
0
)
滿意(
10
)
25. 對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進行打分
不滿意(
0
)
滿意(
10
)
26. 是否有過科研創新經歷
是
否
27. 在什么時候發生過科研創新(結合自身經歷)
實驗室
項目課題
課堂作業及討論
日常生活
社會實踐
實習工作
師生互動
其他學術類活動
其他
28. 目前自己做出或了解過的科研創新項目或學術成果(請簡述所屬領域和具體內容)
29. 你如何看待基礎研究?
是為了獲得關于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識(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運動規律,獲得新發現、新學說)而進行的實驗性或理論性研究
科研人員根據自身興趣,在好奇心驅使下進行的旨在揭示現象、規律和事物的本質的研究
以熱點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為目標導向的科研
其他
30. 你認為基礎學科的邊界在哪里?
基礎學科已經發展較為完善,觸及邊界
基礎學科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遠未及邊界
基礎學科的理論都是階段性的認知,不存在邊界
其他
31. 你認為理工科是否屬于基礎研究?
屬于
不屬于
不確定
32. 你對于基礎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否樂觀并簡述原因?
非常樂觀
比較樂觀
一般
比較不樂觀
非常不樂觀
33. 你是否愿意投入基礎學科創新性學習?
愿意
不愿意
暫時不考慮
34. 入學的時候通過什么渠道了解的導師和課題組方向
網站查詢
學院分享
學長學姐指導
當面溝通
其他
35. 選擇導師和課題組的主要關注點是什么
研究方向一致
導師資歷深厚
導師性格和管理模式
師門氛圍
學術成果潛力
其他
36. 平時和導師溝通科研的頻率是多少
每周幾次
0
10
每月幾次
0
10
每學期幾次
0
10
37. 對導師有什么領域的期待
學術指導
科研成果
就業引領
生活支持
其他
38. 其他對導學關系的期待(可以參考上述方向也可以自由發揮)
39. 你曾獲“學術之星”榮譽稱號?
是
否
40. 目前的科研狀況如何?
非常順利
比較順利
一般
比較坎坷
非常不理想
41. 目前科研領域是否屬于基礎學科?
是
否
不確定
42. 你在該領域的發展狀況如何
不滿意
0
100
43. 復旦大學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對你的影響如何?
非常有幫助
比較有幫助
一般
比較沒意義
其他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
18禁用爆乳美女脱内衣裸体网站